
孔子学院大面积关停,免费授课还饱受质疑,文化输出更要因地制宜
On 2022年11月15日 by admin孔子学院大面积关停,免费授课还饱受质疑,文化输出更要因地制宜
孔子学院是2004年我国开始在海外布局的学院,主要教授一些中文课程,书法,旨在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的其他国家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孔子学院办学的经费也是国家出的,老师是从国内选拔的优秀青年,教授汉语还是免费的。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国外也表现出水土不服的情况,美国等国更是把它定义为一个国家机构而并非教育机构,因此从2019年开始孔子学院就陆续遭遇关停。
相关漫画凸显东西方文化差异
截至2019年我国在世界162个国家开设了550个孔子学院,2020年瑞典关停了最后一个孔子学院,同时美国,德国,比利时等也纷纷关闭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面临很多困局。
美国议员对孔子学院的担忧
那么我们免费授课为什么还饱受质疑呢?其实这跟文化差异有关,你看外国人来华教授语言他都是为了利益,不会免费教授,有句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在老外的世界里免费的东西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其次国外是信仰宗教的,他们习惯把儒学称为儒教,因此也会产生宗教上的冲突。
文化思想其实是留在了美国
孔子学院揭牌仪式都是邀请的政要
西方人喜欢跟你贸易做生意,但是我们孔子学院免费授课,那外国人就会质疑你的经费来自哪里,后来通过调查发现这是政府在支持,他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行政机构,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抵制行为。而且我们学院开业的时候往往会请很多当地的政要来做客,这也会被误认为目的不纯。因此才会发生这么多事情。
其实关闭一些孔子学院对我们自己也未必是坏事。这些年大力兴办孔子学院,都是国家出钱,外国人不花一分钱就可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而国内的家长却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这样算下来其实并不划算,而且现在互联网趋势愈发明显,很多东西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因此孔子学院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接下来应该是以商业性质的形式让一些培训公司机构,在国外以收费盈利的方式教授汉语。这样还可以创收,也能减少财政压力。
优秀青年中文老师
文化输出其实也是一场拉锯战,美国西方文化为什么能在非洲,印度等国家站稳脚跟,甚至这些国家都放弃了自己的语言,改用英语,这其实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也有很多殖民的历史,但很大程度上还要归根于西方的硬实力,科技,军事,经济强大了,别人自然要向你学习,反而没有硬实力做依靠文化软实力输出就容易失败。
我们与其投资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免费教授外国人,不如把这些资源向国内倾斜,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增强民族自信。
相关资料
文化输出不仅仅是建一个孔子学院就能完成的,包括商品上中国元素的体现,优秀的影视作品走出国门,优秀的中国读物走出国门,等等,但是在这些方面我们目前可能连印度都不如。应该多鼓励企业,出版社,艺术文化公司积极出海,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用中国文化讲述他们国家自己的故事,这样既能引起共鸣,又不会被说成文化侵略,别人也容易接受。
文化输出也要求同存异,人类有着普世的价值观,公平,民主,平等,这些在我们文化中也有,如果能结合传统文化,那输出遇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孔子学院被大量关闭一事呢?欢迎留言讨论。